豐田繼先前 6 月公布邁向次世代純電動與氫燃料電池車的方向,還有揭示在 2030 年更要協助實現集團年產 350 萬輛電動車的目標后,近日再公布品牌未來新一代電動車與電池的細節,豐田集團預告 2026 年推出的次世代電池,將可具備 WLTP 續航上看 800 公里的里程,而 10%到 80%快充最快僅需 20 分鐘。至于 2027 年至 2028 年左右預計問世的固態電池,旗車款預計的續航將再增加 20%、來到 1,000 公里,10%至 80%快充僅 10 分鐘,固態電池車的最終續航目標更是上看 1,200 公里!
豐田原廠先前在 2023 年 6 月選在日本東京,由豐田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任技術長的 Hiroki Nakajima 中島宏樹,親自主持「Toyota Technical Workshop」前瞻科技簡報活動,同時借由邁向次世代純電動與氫燃料電池車的方向,同步宣告「Let's Change the Future of Cars」的目標,透露將以車廠之姿引領形塑未來汽車樣貌。
當時豐田BEV Factory 總裁 Takero Kato 加藤武郎,也在簡報中提到豐田次世代電動車全產品線將于 2026 年問世,而在 2030 年更要協助實現年產 350 萬輛電動車的目標。屆時,包含雷克薩斯在內的 豐田次世代電動車,將搭載新世代電池并擁有高達 1,000 公里的續航里程,并采用 SiC 碳化硅芯片的逆變器,縮短 DC 快充時間至 20 分鐘以內,以創造更優異的電動車性能。
如今除先前揭示的開發技術亮點外,豐田集團在近日更公布品牌未來新一代電動車與電池的進程細節,宣告未來將分階段推出。其中 Performance 性能電池、Popularisation 大眾化電池會屬于 2026 年開始問世的「Next Generation 次世代電池組」,而后續推出的「Future Evolution 進階電池」世代則包含 High Performance 高性能電池,以及未來還會分兩階段推進的 Solid-State 固態電池。
預計在 2026 年至 2027 年左右推出的 Popularisation 大眾化電池組,采用 LFP 磷酸鋰鐵電池與 Bipolar 雙極板設計,豐田工程團隊所設定的目標,是相較于現行 bZ4X,普及型次世代電池組續航里程仍能進步 20%,DC 快充時間則達到 30 分鐘以內 (SOC=10-80%) ,電池成本更能夠取得大幅下降 40%的優勢,至于 WLTP 續航里程則是可來到 600 公里。
至于同樣將在 2026 年推出的 Performance 性能電池組,則改采跟 bZ4X 同樣的 NCM 鎳鈷錳三元鋰離子電池與 Monopolar 單極板設計,但其電池成本會比 bZ4X 降低 20%,而且受惠于電池能量密度提升,以及屆時車輛目標 0.20 Cd 空力系數設計,WLTP 續航里程將來到 800 公里,充時間縮短至 20 分以內 (SOC=10-80%)。
「Future Evolution 進階電池」世代高性能電池,比次世代續航增 10%
屬于「Future Evolution 進階電池」世代的 High Performance 高性能電池組部分,其為 Bipolar 雙極板設計、但改采鎳氫鋰電池組,其相較于前述提及的「Next Generation 次世代電池組」,續航里程將再推進 10%,成本也能再降低 10%,WLTP 續航里程來到 1,000 公里的水平,DC 快充時間則仍可控制在 20 分鐘以內 (SOC=10-80%)。
固態電池 2027-2028 商業化,預計分別 2 階段達成、最高目標 1,200 公里續航
「Future Evolution 進階電池」世代另一大量點則是希望在 2027 年至 2028 年邁入商業化的全固態電池科技。豐田預計在 2027 年至 2028 年左右實現的固態電池第 1 階段,將能達成 WLTP 續航高達 1,000 公里的水平,10-80%的 DC 快充時間更可縮短為 10 分鐘。而后續的固態電池第 2 階段,目標則是預計將旗下電動車的滿電續航拉至 1,200 公里的水平。
全固態電池推向商業化的目標是 1,200 公里續航里程。
除此之外,豐田也預計進一步縮小電池組本身的高度,像現行款 bZ4X 的電池組高度就達到 150mm,未來的次世代電池預計會將高度縮減為 120mm,甚至針對高性能的運動型電動車款、電池組高度還會進一步縮減為 100mm。有關 豐田電池技術的后續動向,U-CAR 將密切追蹤并帶來報導。